发布日期:2020-05-08
2020年,是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收官之年,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收官之年,更是决定地方交易场所生死存亡的一年。地方监管部门如何进行监管创新,交易场所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行业格外关注。
“大胆闯”“大胆试”,一直是上海的“个性”。“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上海支持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20条”、上海立法为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赋权等等,让浦东当好先行者中的先行者,浦东新区大宗商品平台监管如何做自然备受瞩目。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浦东新区大宗商品平台监管创新也很谨慎,加了几把“锁”,却非锁其手脚,是为“市”找“商”之魂,让平台疾步快走。近三年来,上海浦东新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交易总额增加了3000多亿元,千亿、百亿级交易平台数增加了5个,而且基本无负面事件。浦东新区商务委监管创新的“兵棋推演”,让人欣喜地看到“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对于“谁批准设立,谁负责监管”的地方监管部门来说,浦东新区商务委的创新监管,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有益启迪?
解放思想抓本质
目前在浦东,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有20多家,涉及交易品种近20种。
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现状,该管什么,怎么管,管的边界在哪里?浦东商务委一直反复探索。
2017年元月,史上最长、最严厉的大宗交易平台清理整顿开始——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启动。这次“回头看”来了个“一刀切”,几乎把各类交易场所现行的交易模式堵死。但把交易场所管死了,对实体经济的损害又不言而喻。监管部门和交易场所都被围在“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城里”,难以自拔。
也就是从那时起,在浦东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浦东商务委开始推进探索建立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六个双”政府综合监管模式。其核心内容包括“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的证照衔接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的协同监管。
“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的重点,是通过证照办理信息共享和部门协同联动,有效解决登记注册部门、审批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共享、不对称问题,以及证照分离改革以后,“照后证前”的监管盲区。“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的重点,是通过对企业信用风险评估进行精准画像,实施分级分类和协同监管。
2019年,浦东商务委在“六个双”监管体系上开展“四个监管”的监管场景平台建设。监管场景平台重点是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以风险监管为重点、以分类监管为基础、以动态监管为手段,通过互联网可视监管场景平台,实现智能化(智能发现、智能预警、智能处置)、精准化(精确画像、精准监管)、协同化(信息共享、管执联动)。对于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降低抽查频次,做到“充分放手、无事不扰”;对信用差、风险高的企业提高抽查频次,做到“重点监管、有事必究”。
最终,通过“六个双”政府综合监管模式,形成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信用核查和信用承诺、事中信用评估分级和分类检查、事后联合奖惩和信用修复的全过程闭环监管。自“六个双”政府综合监管开始以来,浦东的各大宗商品平台运行良好,威力初显。
百花齐放新气象
上海近两年陆续出台了《上海扩大开放100条》《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浦东商务委借此东风,迅速抓住发展机遇,吹响“浦东改革再出发”的号角。
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开展仓单交易试点,通过对传统交易中流程化的改造、电子化的改造,对各类资源进行匹配整合,实现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数字化的变革,为传统企业提供可以提高效率的电子化交易工具,2019年上海有色网线上业务比2018年增长了3倍。
多元化发展,价值链重塑。浦东商务委的监管方法不是“堵”而是“疏”,鼓励浦东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开展综合服务,整合大数据、价格风控、信用评级、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多元化发展,重塑平台价值链体系。
变“堵”为“疏”的监管模式,让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逐渐释放活力。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交出的2019年年报显示,天然气双边交易量突破800亿方,同比增长33%,稳居亚太最大天然气现货交易中心地位;与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联合研发的中国LN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和中国LP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实现国内首发;在国内创新性地完成“进口LNG窗口一站通”长期、中短期协议产品、港华储气库调峰气产品、罐箱LNG上线交易。
上海宝玉石交易中心创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国家主要进出口岸+公共珠宝保税仓”模式,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目前,该中心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宝石产出国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标准仓单交易平台的推出,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期现结合、仓单串换、期现套利、地区套利、品牌套利、基差交易、拓展购销渠道、仓单融资等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浦东商务委积极与上海期货交易所仓单交易平台对接,探索标准仓单与非标准仓单交易互通等合作。鼓励浦东的大宗平台与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交易平台、期货公司现货管理子公司等开展创新合作。如上海自贸区的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已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签订协议,成为该交易所的场外现货交割平台之一。2020年,浦东商务委还将在全国率先开展“期现联动产业园”的建设,新的发展蓝图正在谱写。